写在结束之前-《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第(2/3)页

    但到了结局,比如有的读者说喜欢看XX剧情,有的读者说不喜欢,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思考,这样难免厚此薄彼。与其这样,倒不如我按照我的想法来,一口气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写完它。

    这是停更的原因。

    而上一章大家也看到了,我选择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时间跨度。

    《捉妖记》具体的剧情全部选择了忽略。

    其实这么写主要是考虑到这大结局的节奏问题,如果过于详细的写,感觉会非常拖沓。

    并且,15年,国内电影市场正式进入了井喷期,票房一下子高了起来,如果在这一年笔墨过多,会显得非常的水。

    我在书中反复提及,许鑫不是要做圣人,他只是做一个“下限”。而国产电影市场票房开始井喷后,这个下限的选择,其实就很独特了。

    大家都在捞金,许鑫不捞。如果详细的写,很容易把许鑫写成一个白莲花。

    况且,这圈子也是在这个时期陷入到各种诸如饭圈、通稿满天飞的怪相之中,我觉得主角的选择会在这个时期显得很魔幻。属于无论用怎样的笔墨来渲染,都会显得很“崩”,所以我选择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不在放眼全圈子,而是专注于许鑫的眼前。

    况且,捉妖记其实真没啥可写的,它唯一的作用,就只是定义主角不仅在艺术片上成就高,商业电影也依旧能打,仅此而已。

    而这几天,我不停的翻看我的大纲。

    和各位说实话,大纲,我其实就做到了捉妖记这里。

    因为在开书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当主角在商业上证明了自己后,这本书就会结束。

    而前期我用了百万字来描写08奥运,到22年冬奥这里自然也不会再去下作的搞出个百万字……不现实,而且冬奥期间有些剧情注定是不连贯也不能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