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情人》这部,不管从内容上,还是遭遇上,在林为民的作品序列中都算得上是特殊的。 顶着国文社的名头就这一点不好,没办法像别的文学杂志那么放飞自己。 比如《大家》,当年刊发谟言的《丰*肥*》,光是一个书名就被指责太过下流,而后便是舆论一边倒的批判,到最后甚至上升到对谟言的人身攻击和政治立场攻击。 结果呢,《大家》转而便把当年的文学奖颁给了谟言,不光颁奖,还有奖金,也不多,10万块。 九十年代的十万块,放到20年以后,几百万应该是有的。 你们不是愿意骂吗? 接着骂! 低头就算我输。 直到数年后,进入了千禧年,谟言的这部书名和内容都极具争议的才获得广泛的肯定。 “领导,这稿费怎么算啊?” 蒙伟宰没好气的瞪了林为民一眼,“真是什么时候都忘不了你的稿费!” “那咋了,我就靠着这玩意吃饭呢!”林为民嘟囔道。 “每字5米分。” 林为民眼珠子一转,道:“领导,这个价格按照香江的行情来算,有点低吧?” “你还知道香江的行情呢?”蒙伟宰诧异道。 “不知道。”林为民干脆的摇头道。 蒙伟宰被他气笑了,“敢情伱就靠蒙?” “你就说是不是吧?” 从刚才蒙伟宰介绍《八方》的创刊背景,林为民就大致知道,这家刊物估计是没什么钱的。 而且后世香江基本就是一块文学荒漠,也就是因为了这世纪上半页的一些老派文人流浪香江,才让这几十年的香江有了点文气。 不过这种文气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也迅速消散。 八十年代,应该算是香江文学最后的辉煌。 蒙伟宰也不好撒谎,“确实低了点!” “但也比你现在拿的高吧?” 蒙伟宰指的这个“现在”是林为民在内地发表所拿的稿费。 “领导,您不能这么比啊。香江,那是资本主义,我多拿点稿费不是应该的吗?这也是为国创汇啊,属于是给伟大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去去去!一肚子怪话!”蒙伟宰不耐烦的开始轰林为民。 当领导的,说翻脸就翻脸是一项基本功。 反正稿子的事都商量完了,也不怕林为民再跳。 林为民笑(ma)模(ma)笑(lie)样(lie)的走了。 翌日周末,林为民约上了马嘟嘟,跑到了外贸商店扫了一圈货,花了一万多块钱。 忙了一天,林为民请马嘟嘟吃饭,跟上午的挥金如土比起来,午餐就朴素多了,林老师请马嘟嘟吃的是丰泽园,也是燕京的老馆子。 上回因为发了林为民的《追凶》,马嘟嘟算是给《青年文学》编辑部长了一回脸,现在在编辑部里混的风生水起。 林为民这次叫他出来他高兴的连跑带颠儿。 不为别的,就冲林老师对他事业上的这份帮助,马嘟嘟爬也得爬来。 更何况,跟林老师出来,是真涨见识啊! 一出手就是几万几万的,旧社会资本家也没这么个买法啊,马嘟嘟心中对林为民充满了敬仰和崇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