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鹿原》是一部厚重的史诗,光是为了写这部所做的准备工作就超过了两年时间。 从83年夏天参加完《当代》的笔会,程忠实一直奔波于西安周边的郊县做社会调查,查阅县志、党史、文史资料,研究有关关中历史的各种书籍。 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困苦。 程忠实知道他这部长篇不会在‘短促突击’中写完,他当初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三年时间,希望可以在三年时间里能够沉心静气的干完这件大活。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 随着他查阅的资料越来越多,思考的越来越深入,他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他给自己留点三年创作时间差点连查阅资料都不够。 “我着实是没想到准备的时间会这么长,本来计划用三年时间写完,可眼看着快三年了却连个头都没开。 我这性情畏怯张扬,就像是农家妇女蒸馍馍,未熟透之前切记掀开锅盖。 眼看着时间有点不够用了,心里难免着急。 后来只能告诉自己,没关系,反正是垫头的东西,大不了这辈子就写这一部了,我跟他死磕到底。” 程忠实说到这里,林为民和贺启智忍不住笑了起来,“老程啊,你这个决心可真是够大的了!” “逼到那里了,没有办法!”程忠实说了一句,又接着刚才的话,“好在啊,我的草拟稿进行得超乎预料的顺畅。86年动笔,去年年末超过四十万字的草拟稿就完成了,比我想的快多了。 到现在又修修补补了将近一年时间,这三年时间,大约是我自专业创作以来写作量最大的一年,也是日出活量最高的一年。 今年春节能过的安生点了!” 程忠实说完了这些话,脸上的沟壑似乎都有所舒展,卸下了心中的巨大包袱,他又说道:“我都想好了,这部要是发表不了,以后就不写书了。穷心竭力写了这么个东西,要是发表不了,代表我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没天分的,吃不了这碗饭!以后养鸡去!” 林为民说道:“书稿还没看完,我没办法告诉你能不能发表,但你得相信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 程忠实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看稿子不要有压力。实在是我这部写的有点‘旧’,虽然我自己对它是寄予了厚望,但你们才是看书的人……” 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饥饿了多少年,眼睛都是绿的,读如饥似渴,不仅是读情感和共鸣,更要读新思想、新观念、新形式、新手法。 此前陆遥的《平凡的世界》送到编辑部的时候,不少同事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慢”和“啰嗦”,程忠实和陆遥同是陕西人,同是以家乡为背景创作了一部厚重的作品,程忠实就怕看到这本书的读者会觉得它落伍。 林为民笑道:“别想这些没用的东西,马上都九十年代了,以后会是实用主义的时代,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安慰让程忠实稍感安心。 在程忠实家聊了几个小时,林为民和贺启智下午还要赶火车,程忠实将两人送到村外。 灞河滩边,林为民对程忠实道:“行了,老程,别送了,天气怪冷的,回去吧!” “没事。来的时候没接你们,送总是要送一回的,我送你们到车站,还远着呢!”程忠实执拗道。 西蒋村在西安的郊区,只有一路从市内通到郊区的公交车到这里,终点站设在一所军事院校的门前,离西蒋村有将近三四公里的路程。 几人一路聊着,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车站,恰好今天的最后一班车就要发车了。 林为民和贺启智准备买票上车,程忠实叫了林为民一声。 林为民回头看向他,程忠实点点头,用他那双粗壮的暴着青筋的手拉住了林为民,眼神中闪着灼人的光亮,语气沉重道:“为民,这……我连同我的生命交给你们了!” 朴实的语言透着重如泰山的嘱托,听着这话,林为民眼睛一酸,感觉包中的书稿重逾千钧。 “放心吧!”林为民郑重的说道。 凝重的气氛维持了片刻,程忠实松开了手,“上车吧!” 林为民二人和他挥了挥手,转身上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