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饭后,李裕去给周若桐送饺子,穆桂英骑着摩托车,载着貂蝉去山下的汉服厂。 “桂英姐姐,刚刚你想到了什么,脸居然红得跟喝了酒一样?” “哎呀,小孩子家家不要乱问,好好准备考试,要是成绩不好,我可要代表夫……代表先生揍你的!” “可是……我才是二师母呀。” “不管,不听话就揍你,反正你打不过我。” 好好好,都听你哒……貂蝉亲昵的搂着穆桂英的纤腰,将脑袋轻轻贴在她后背,小声说道: “有家人的感觉真好~~~~~” 三国世界,长安几十里外的工业园区。 用对讲机跟郭嘉通完话,杨修打开旁边的有线广播开关,对着麦克风喊话: “杜畿杜伯侯,请速来园区管委会!” 随即,外面一棵树上的大喇叭也同步响起了声音,不少工人都抬起头,认真听着广播的内容。 自打水电站弄好,工业园区的变化一天一个样。 四处穿梭的通勤车就不说了,光这大喇叭,就让人非常震惊。 冲压车间外,身材高瘦的杜畿听到广播,对几位工友说道: “你们先去忙,我到管委会一趟。” 说完,他招手拦了一台通勤车,快速来到工业园区大门口,走进了一间铁皮屋,见到了正在沏茶的杨修。 “不知德祖喊我何事?” 将沏好的茶水递过去,杨修笑着问道: “我把伱的身份报上去后,朝廷那边觉得你当个车间主任有些屈才,有没有兴趣去地方上当官?” 杜畿摘掉劳保手套,又在迷彩服上蹭了蹭手,这才接过茶水尝了一口: “当官的地方有水电站吗?” “没有。” “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吗?” “也没有。” 杜畿放下茶杯说道: “我好不容易适应了这边现代化的生活,朝廷咋又把我往火坑里推呢?” 杨修殷勤的将茶水满上: “你可以拒绝,不过我劝你再考虑考虑,咱们享受到了工业园区便利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还解决了温饱,但普天之下,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我希望你能走出去,带动更多的百姓,过上咱这种生活。” 虽然杜畿的口才不错,但相对于诡辩著称的杨修,还是差点意思。 杨德祖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外放为官的好处,又表达了一下朝廷的重视,然后话锋一转: “咱们工业园区成立了几个月,现在总算步入正轨,是时候派个工人代表,震慑一下世家了。” 杜畿手一抖: “你不就是世家子弟吗?” “不算,我们弘农杨氏和颍川荀氏,都已经改头换面,成为拥护朝廷的新世家……接下来你要去的河东郡乃是战略要冲,盛产盐铁,需要一个既懂得工业、同时又不会被世家腐蚀的人担任太守,你想挑战一下吗?” 杜畿祖上虽然出过御使大夫杜延年这种级别的官员,但到他这一代已经彻底没落,完全就是贫寒家庭,寒门中的寒门。 得益于有个凶恶的后妈,让他有了孝名,这才有机会进入官场,成为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 董卓乱政后,他敏锐的觉察到不安全,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被裹挟着来到了长安。 没有官身,就没有地位,他带着一家老小,连房子住的地方都没有,全靠施粥勉强活命。 后来工业区这边招流民,他二话不说带着家人过来,然后就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接触到了现代文明。 在适应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人人平等之类的先进理念。 听到朝廷要给自己安排太守一职,杜畿左右为难: “我只是个车间主任,一下子成为两千石的高官,这能行吗?” 杨修笑着说道: “上头自然有自己的考量,而且你若答应,就可以一步步给你封赏,河东之战开始,你会随军参谋军机,等战争结束,保证你的功劳足够担任太守一职。” 这是典型的萝卜坑,只要杜畿点头,一切都不是问题。 事实上,历史上的杜畿还真是一步登天的人才。 在荆州当了几年流民,后母去世,加上曹操已经平定中原,他带着后母的棺材返回了老家京兆。 那时候,好友张时已经是京兆尹了,请他当功曹。 杜畿满腹才华,这个小官当得憋屈,张时心里也不爽,给你个官儿你还嫌弃是吧? 最后杜畿干脆辞官,跑去了许都,结识了侍中耿纪,两人整日在家高谈阔论,被隔壁邻居荀文若听到了。 荀彧听了几天墙根儿,觉得这是个大才,屈尊结交,然后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立马征辟杜畿为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 就这样,杜畿实现了从平民百姓到两千石高官的跨越,他的家族也从寒门再次跃升为世家。 京兆杜氏人才辈出,唐朝名相杜如晦、大诗人杜甫、杜牧都是杜畿的后人。 相对于一老本等熬资历的官员来说,这种一步跨越到高官的行为,真是让人羡慕。 杜畿分析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