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全靠同行衬托-《我能看到物品价格》


    第(3/3)页

    谁知自己刚修好,傅松的任务就到了。

    现在王云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拍好,不辜负傅松的信任。

    傅松拍拍他肩膀:“你有信心就行,《盗墓笔记》是个好题材,只要拍好了,咱们完全可以做成一个,不输于好来坞那些着名电影的大IP!”

    鼓励完王云,傅松来到青松人力资源。

    现在的青松人力资源和以前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三个月前,征得傅松同意,老李拿了一块地,建立了独属于青松人力资源自己的办公大楼。

    因为青松人力的员工都是搞建筑出身,做这件事简直不要太简单。

    仅仅三个月,一栋高达12层的办公楼就宣布完工。

    听得傅松简直不敢相信,谁知一度怀疑老李给自己搞了一个豆腐渣工程。

    所以傅松今天赶来这里,主要目的就是视察。

    “傅总,您来啦!”老李穿着西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今天结婚。

    傅松点点头,抬头朝对方身后看去,接着眼睛就是一亮。

    12层办公楼采用流线型设计,表面一层流光溢彩的玻璃墙,最顶部还有代表公司的青松图标,看起来炫酷且耀眼。

    他笑道:“你这搞得不错嘛,我还以为你会建成那种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典型筒子楼。”

    老李忙道:“傅总,这都什么年代了。

    没错,我的确是农民工出身,要说以前,咱们的确是土老帽。

    但现在不一样了,整个粤省,90%以上的建筑都是咱们自己建造的。

    怎么做才结实,如何组合才洋气,就算那些所谓的设计师过来,都没咱们清楚。”

    傅松笑道:“这么厉害啊?”

    “那是当然,你也不看看咱的建造速度,什么大楼能在三个月内完工?

    就这还是我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故意放慢进度的前提下。

    如果是普通大楼,一个半月搞定!”

    虽然不知道老李的一个半月是不是吹牛,但傅松对大楼的质量还是十分满意的。

    因为此刻,通过眼睛显示,这栋大楼的价值是六个亿,而傅松一共只花了三个亿。

    短短三个月,他就赚了三个亿,而且是净赚。

    跟着老李进入大楼,情况正如他所料,大楼内窗明几净,所有边角均极其考究,一看就非常上档次。

    12楼。

    老李笑道:“傅总,这里就是您的办公室。”

    傅松抬起头,只见门口写着“董事长室”四字,用的是方正宋体,横平竖直且无比大气。

    进入之后,内部足足两百平,除了正常的办公桌,还有休息室,运动专区等等。

    看着老李,傅松笑道:“你这是真把我当成集团总裁了?”

    谁知老李道:“你本来就是集团总裁啊,而且就算是那些集团总裁,都没您身价高。”

    傅松一愣:“身价高?这个怎么说?”

    “身价一般指的是个人资产,但并不全面。

    在我看来,真正的大老,除了资产,还要看手底下养活的员工。

    手下员工越多,为社会贡献就越大,身价自然越高。”

    傅松还是第一次听这个理论:“是吗?看来青松人力资源现在有很多员工了?”

    “当然,截止到昨天,隶属青松人力资源的员工一共有67万。”

    傅松先是一愣,随即倒吸一口凉气:“等等,你说青松人力资源点在有多少员工?”

    “67万啊!”

    “那岂不是说,他们一天我都要支付将近200元的薪水?

    所以67万一天的薪水是1.34亿?你可不要乱说话。”

    开玩笑,一天1.34亿,就算自己挣再多钱,也禁不住这么糟蹋啊!

    老李本来见傅松紧张,还以为是什么事。

    现在听说和工人工资有关,立刻就笑了:“傅总,你多虑了。

    我说的青松人力资源的员工,60%都分散在粤省各地的建筑、桥梁等基建公司。

    剩下的则在华光电子厂。

    张荷叶分别在江浙和中州的分厂已经正式运行,另外,她又在胡建、云贵、湖蓝、江锡、山栋开了五家电子厂。

    这些电子厂不管建设,还是用工,都是青松人力的工人。

    林林总总加起来,人数自然多。”

    傅松愣了半天。

    华光电子厂再建分厂的事,他当然知道,只是青松人力资源的规模,未免也太大了吧?

    “青松人力还是只是普通的人力资源公司吧?

    按照常理,工人通过青松人力资源找工作,工资是要比直接找工作薪水低的。

    难道就没人另起炉灶?”

    在傅松的规划中,青松人力资源最后的发展,应该是和华光电子厂对接。

    甚至发展到最后,青松人力资源仅仅是华光电子厂的人力资源部。

    其他不说,但是粤省那些房产开发商,都不会允许青松人力资源做大。

    没想到……

    说到这个,老李不知想到什么,表情十分古怪:“其实早在一年前,粤省的房产开发商,就有人牵头,想足见独属于自己的建筑分公司。

    为此,他们给工人开了很高的工资。

    当时的确有一些人被他们拉过去了,但两个月后,这些人又回来了。”

    傅松一愣:“为什么?”

    既然有更高的工资,换成自己也要在那里干下去啊!

    老李道:“因为那些房产开发商拖欠他们工资。

    本来双方商量好一个月一发,结果一个月到期后,对方又变成两个月一发。

    那些工人等了两个月,依旧没见到工资。

    他们过去咨询,房产开发商表示得一季度一发。

    于是他们气愤之下,就停工回来了。

    那些房产开发商见势不妙,连忙把钱打过来。

    但工人拿到钱后,不管对方开再多工资,都没人回去,并表示要在青松人力资源干到退休。”

    傅松呆愣了大半天,最后无奈叹了口气。

    这个真不是自己太优秀,而是全靠同行衬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