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球壳半径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算是半径从500公里翻十倍增加到5000公里,球壳的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也基本不变了。 反而是球壳的半径越大,球体核心的恒星对球壳表面物体造成的重力,会非常明显的持续下降。 所以如果想要保持球壳结构所受重力不变,还要在单个计算机上获得更多计算力的话,就得继续放大恒星计算机的尺寸。 或者降低内部恒星的质量,同时增加球壳计算机的数量。 通盘考虑之后,远望二号没有马上做新恒星计算机的设计,而是首先做了现有恒星计算机的改造方案。 现有的恒星计算机的设计,显然不是最优化的设计,并没有达到当前尺寸的理想算力极限。 因为这是先行者们专门设计的,能够恰好给那几百个虚拟世界文明使用,让他们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计算力上线的标准。 内部那可橙矮星提供的能量,是明显超出恒星计算机日常消耗的能量的。 而且,在拥有近乎100%能量和物质转化率的联盟中,用恒星燃烧产生的光能作为能量并不划算,还得额外维持散热系统。 所以远望二号准备直接把内部恒星质量拆掉,从0.6倍太阳质量的橙矮星,直接拆成0.06倍太阳质量的褐矮星。 把拆出来的物质,全部加到恒星计算机上,让计算机球壳厚度从6000公里增加到8000公里,结构质量整体增加三分之一。 原有的计算机壳体中,被内部的戴森球框架占了很大一份,计算中心所占的质量只有不到60%,而这次增加的重量却几乎全部都会用在计算中心上。 所以虽然球壳质量只增加了三分之一,总的计算力预计却能增加三分之二。 远望二号改造现有计算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准备从自己新设计的计算机中划出一部分部分,去给原恒星计算机内装不下的虚拟世界文明使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