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扭转局面-《娇美人带娃去逼婚,首长跪求负责》


    第(2/3)页

    就在这时,有一个记者问道:“沈同志,我可以看看你手里拿的日记本吗?”

    沈云栀猜这个人应该就是她之前跟赵羽然提过的“内应”,毕竟在这种时候如果内部有人能适时地引导风向、提供支持,效果将截然不同。

    “当然可以,这就是我母亲沈舒兰的亲笔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她当年遭受欺骗、被迫离开的痛苦和绝望。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她当时真实的心境。各位感兴趣的记者同志都可以传阅查看,但请务必小心保管,这对我来说是无价的珍宝。”

    沈云栀点了点头,将日记本给了那个记者。

    记者接过日记本之后开始翻阅起来,看着看着,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接着红了眼眶,眼镜也染上了水雾,十分为之动容。

    其实一开始他的确是作为内应来配合的,但是当他看到这日记中所写的一切被感动到的反应,是真实无比的。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戴好眼镜,再抬起头时,眼神已经变得无比坚定和清明。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内应”,而是真正站在了真相和正义这一边。

    他举起手中的日记本,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各位!各位同行请看看!这才是真相!这日记里的血和泪,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记者,语气变得严肃而深沉:

    “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是为真相发声!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爆点’和销量,就去追逐那些未经证实的谣言,甚至成为别有用心之人伤害无辜者的帮凶!”

    “像《民生之声》那样不负责任的报道,是在玷污我们整个行业的声誉!我们应该感到羞愧!”

    接着,他转向沈云栀和谢徵,郑重地说道:

    “谢部长,沈云栀同志,请你们放心!京市日报,以及所有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一定会将今天的真相原原本本地报道出去!绝不会让好人蒙冤,让恶人得逞!”

    另一名记者也紧跟其后:“对,我们要播报事实,而不是恶意造谣!”

    这番话极具煽动性,瞬间点燃了在场许多人的情绪,立刻引起了在场许多尚有职业操守的记者的共鸣。

    大家纷纷点头,许多人下意识地放下了举着的话筒和录音设备,眼神闪烁,不敢再直视沈云栀的眼睛。

    局面,至此彻底明朗。

    然而沈云栀这才注意到,后面说话的那个记者胸口上别的才是赵羽然所在报社,那之前配合她的那个记者是怎么一回事?

    沈云栀猛地反应过来,下意识看向不远处的谢徵。

    谢徵赞赏地朝她点了点头,也是在告诉她没事,因为那个记者是他提前安排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