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以势压人,两个幸运的倒霉蛋-《诸天之从九叔世界开始》


    第(2/3)页

    他也不傻。

    他早就看出傅渊更加重视李善长,如果他跟着李善长一起自持清高,那他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被当作一枚弃子抛弃。

    如果是其他人把他抛弃,那也就抛弃了。

    但是难得遇到傅渊有如此实力的明主,他也想为自己搏一把!

    抢在李善长之前直接跪地磕头,认了主公!

    有了这第一步,他就有着绝对的把握自己会比李善长获得更大的机会。

    傅渊看着二人在自己面前毫无形象的争宠,心中觉得搞笑,自己竟然成了香饽饽!

    这李善长不恰好就应了那句,「从前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胡惟庸如此识趣,倒是可以提拔重用。

    对方除了命数稍弱外,本事绝对不弱李善长,只是二者擅长的方向并不一样。

    至于李善长,傅渊将之视为自己的萧何,他倒也有包容对方的心胸,不至于被拒绝几次就变成那深闺怨妇。

    傅渊笑着将二人拉起来,「二位皆是当世大才,你们的本事本将也都清楚,如今本将能请得你们二位出山相助,实乃本将之幸也!」

    「只是本将之麾下,无功不可赏,否则与草寇何异?」

    傅渊诚恳说道:「本将先聘请二位先生屈就九品儒林郎,随本将左右,帮我处理政事。等二位先生有了功绩,本将当不吝提拔!」

    李善长和胡惟庸弯腰恭敬行礼,「主公之命,我等敢不从也!」

    一个小小的九品儒林郎二人当然看不上,可跟随在主公左右,那就是简在帝心,等他们靠着本事做出功绩,那升迁的速度还不是「唰唰唰~」

    给了二人一人五十两银子,权当是安家费,然后傅渊又给了二人三天时间回家处理好家中事物再来报道。

    二人对于五十两聘银,倒也没有拒绝,他们如果很富裕的话就用不着从定远县跑到滁州教书了。

    要知道二人都是定远县老乡,自小便是相识,也都是三十六七岁,正是认清现实,渴望出人头地的年纪。

    如果他俩能够考上举人,高中进士,又何至于走上反贼的道路?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这一直都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只奈何他俩秀才功名都没考上,为了出人头地,不甘自身才华被埋没,只得选择加入义军,博他一个前程似锦。

    别说什么有识之士看不上元朝这艘快沉没的破船,你就说现在恒大请你去当CEO你去不去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也有三斤钉。

    每个有志之士,皆是心高气傲,自信无比。

    他们相信凭着自己的才能,能够如诸葛亮一般,帮助蜀汉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至于民族气节?

    这世界上就没有几个人有。

    更何况蒙元入主中原已经几十年,其势早已根深蒂固,又有谁能说他不是正统?

    入我华夏者,便为华夏!

    千古圣人,孔夫子的后人不也一样做了元朝治下的良民,被元朝高官厚禄的养着?

    只要能施展自己的一身才华,一展抱负,管他到底是元朝,还是义军?

    要知道这天下不知有多少愚忠愚孝的汉人,为了这元朝肝脑涂地,百死莫辞,以报国恩!

    这便是华夏的历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之!

    卑躬屈膝,跪地求饶者,更多!

    可傅渊不管这些,不管二人是被逼无奈也好,还是心甘情愿也罢,只要到了他的碗里,那就一个也都别想逃!

    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都有他们的利用价值!

    他们赚没赚傅渊不知道,反正自己横竖不亏!

    等众将将各自的兵选好,傅渊便让他们好生训练磨合,做好战斗的准备。

    因为等开春之后,元军必然反扑。

    到时候不仅仅是傅渊这里,包括刘福通,徐寿辉,芝麻李,张士诚这些起义军都会受到元军的疯狂反扑,起义军一往无前的气势将会受到严重打击。

    起义军哪怕是在这场反扑中幸存下来,自身实力也将会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迎来至暗时刻。

    最终能够保存多少第一波反元红利,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保留的越多,今后的潜力也就更足。

    还是那句老话,一步先,步步先!

    而且打不过元军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实力落后于周围虎视眈眈的邻居。

    轻的要被胖揍一顿,打得鼻青脸肿,生活不能自理;重的就是被一口吞下,身死族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