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吴侯-《诸天之从九叔世界开始》
            
            
            
                
    第(1/3)页
    此时的南京并不叫南京,南京只是傅渊作为后来者私下里喊着玩,在元朝南京应该叫作集庆。
    集庆这才是南京此时在元朝官面的称呼。
    同时他还有着好几个古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等。
    不过以前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便叫作应天了。
    顺天应命,这便是应天这个名字的由来。
    傅渊并不想逆天而行,只想顺着天道大势,活得顺风顺水,而不是自己找些不痛快的事来!
    况且,他既不是废材之体,也没有未婚妻退婚,你让他逆个什么天?
    应天府作为四朝古都,将来也会作为五朝古都,里面龙气含量十足,人杰地灵,虎踞龙蟠,气象旺盛。
    此时傅渊占据应天府,就是承了应天府的气数,有了属于自己的根!
    此时他已经占领应天府一个月,前朝留下的宫殿大多已经破败,但是经过工匠的一番修缮之后还是能凑齐一些宫殿让傅渊和内宫一众家眷住下!
    为什么是内宫?
    因为傅渊今天就要正式建国称侯!
    吴侯!
    一片花团锦簇,雕龙画凤的宫殿群中,傅渊神采奕奕的穿着冕服坐在最高处的龙椅之上。
    冕服,主要由冕冠、上衣、下裳、靴组成,并且加上蔽膝、绶、佩等配件。
    按照古制,这是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
    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体,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章纹」种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
    天子十二旒冕冠,十二章。
    旒冕冠,九章。
    公七旒冕冠,七章。
    侯五旒冕冠,五章。
    傅渊的冕服,就是五旒冕冠五章,却和传统的不一样,上衣是红色,下裳是玄色,中间又有着白色配件,环佩等。
    傅渊身边跟着数个太监,看着颇有几分王者之资的主子,一个个都是眼睛发亮,心中愈发恭敬顺服。
    别说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屁话。
    因为这刀不是割在傅渊身上,让他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况且,人都活不下去了,谈这些又有什么用?
    早前傅渊就收集了关于太监的一些信息,也找了几个从宫里、王府里出来的太监,按着自己的意思收养了一批吃不上饭,自愿牺牲自己的人,慢慢培养。
    现如今也算是拿出来有了一些排面。
    傅渊对于身边有着太监这个角色并不抗拒,还是那句老话,既然存在,那便是合理。
    人家愿意,傅渊也接受,那就由不得别人说三道四,指责残忍!
    至于什么宦官当道,百官怨言,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这些你听着就行。
    不管哪朝哪代,这些都是有的,且与是不是宦官奸邪作祟没有半毛钱关系。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傅渊并不介意自己麾下的官员贪,但是傅渊希望官员在贪的时候注意体面,注意分寸,既要把该事做的做好,也要贪的滴水不漏。
    不然一旦闹腾起来,那就只能拿出去当作典型杀了,给其他人树立一个典型!
    作为一个官员,你没有替傅渊这个主子分忧的能力,那你也没资格贪。
    只要你能办事,那你贪一点,那也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毕竟换谁来都贪。
    哪怕是换傅渊站在那个立场也是一样。
    官场文化就是一个迎来送往,推杯换盏的人情世故!
    寒窗苦读数十载,不就是为了高高在上,为了过得体面吗?
    真心为国为民的官员或许有,但又能有几个?
    这其中有真本事,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打嘴炮的又有几个?
    大环境如此,傅渊也不必强求那么多,只要能办事就行!
    一切准备妥当,傅渊旁边一个叫王忠的中年太监大声唱喏道:「吉时已到,奏乐!」
    话落,殿中乐声大作,下方宫殿两边有着乐师各按方位,以黄钟、大吕、应钟等等为主,又以萧、笙、琴和声,编钟铜磬相伴,庄严隆重。
    伴随着乐声,王忠又唱喏道:「传众臣觐见!」
    这时,大殿之外黑压压的来了一大群人,分列文武站了两行,进来便是叩首道:「臣等拜见吴侯!」
    没有高呼万岁,但傅渊受到众臣这一朝拜,只感觉脑袋一阵发涨,眼睛微微发酸。
    过了好一阵,傅渊终于缓了过来,他一挥手,「众卿家免礼!」
    一众大臣叩首,「谢吴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