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泰州-《大明小状元》


    第(2/3)页

    人家文人随便说你几句,直接就没了。

    “首斥讲学,毁天下名贤书院,凡讲学受祸者不啻千计。”

    这就是张居正当时对思想控制的描述,万历七年,张居正下令要将全国的书院全部封杀,一个不留。

    泰州学派代表学者何心隐发文表示抵抗,直接就被下狱。

    要说张居正为什么对思想方面把控的这么严,还要从他的改革说起。

    张居正的改革简而言之就是三大政策,第一个关于整顿吏治的考成法。

    第二个一条鞭法,也就是将实物赋税和徭役全部折成银两,按田亩多少征收。这样一来使税收的征收变得简洁化,农户也不必再受力役之苦,也不用再负担税粮的运输,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是对全国土地进行清丈。新开垦的土地、被整理的土地、被兼并的土地以及自耕农挂在士绅名下的土地,这些土地都会被从鱼鳞图册上去掉。

    就是这三个政策也让张居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万历三年,南京户科给事中余懋学上书反对考成法。

    他说:“政严则苦,法密则扰,非所以培元气存大体也。希望本之和平,依于忠厚,宽严相济,政是以和。”

    张居正能忍吗?他刚搞起来的考成法,肯定不接受他的意见,于是直接就将这南京户科给事中给革职为民。

    可就是这件事,彻底激起了官场和文坛的不满,不断有官员上奏弹劾张居正,有说他专制、跋扈的,有说他是颠乱祖制,还有说他私生活混乱的……

    就是这种种奏章,让张居正大怒,他将这些官员一一严惩,要么罢官,要么充军,要么革职为民……

    在处理完这些官员后,他发现民间的那些士人学子竟然也有写书抨击他的,其中不乏一些有名的文坛士人,自此他开始严格把控民间的发言和思想。

    他知道,首先要控制这些文人就要先扼制他们的思想,因而才不断下令严格要看管学子文人的活动,以至于在最后他想要封杀所有书院,因为他发现书院才是那些极端思想的流出之地。

    ……

    这些过往,吕渭纶当然都是知道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敢在南京刑部实施考核法,这东西和考成法是有相似之地的。

    那些给事中有了前车之鉴,想必也知道,他们若是弹劾吕渭纶的考核法到北京,张居正说不定不会惩治吕渭纶,反而会把他们这些南京的六科给事中给革职查办了!

    别的首辅他们或许不信,可张居正早已经用了几年时间来证明他的威势。

    敢不支持我的政策,那你就不适合官场,回家去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