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97.奉圣三年末-《剑啸昆仑》
            
            
            
                
    第(1/3)页
    回到勇毅侯府之后,经过一番了解,江昊发现这一年里,大夏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太皇太后阎氏的权势已经大大加强、后党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
    相对的,传统的三大政治派系的影响力则是都有较为明显的收缩。
    看起来,这阎氏的手段居然不简单,而后党里竟然也有人才啊!
    而就在江昊回京的第三天,忽然来了一个理藩院的从事。
    一个区区的五品从事,当然不值得江昊亲自接见,于是由侯府都总管史泽出面,才知道理藩院要给江昊换个府邸。
    “换个府邸?这是什么意思?”江昊听史泽汇报之后,有点不解地问道。
    史泽道:“回禀侯爷,下官与那理藩院从事沟通之后,才知道了原委。”
    江昊知道史泽必然是给了那从事一些好处费,不过这是官场的风气,江昊也不为己甚,只是看着史泽,等待下文。
    史泽道:“之所以要让咱们搬家,乃是因为新封的陈留郡王看上了这座府邸。”
    “陈留郡王?那是什么人?”江昊没有听过这么个人。
    史泽皱眉道:“就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侄子长乐侯阎希文。”
    “什么?阎希文竟然封王了?这怎么可能?”江昊愕然。
    “侯爷,”史泽道:“这两年来形势变化得很快,现在后党的势力大涨、已经占据了朝廷过半的重要职位,所以太皇太后的两位侄子长乐侯阎希文和长靖侯阎希武都封了郡王,廷议未能挡住。而且,这阎希文还做了白虎卫指挥使、掌握监察百官之权,而汝南郡王阎希武则是做了御林军指挥使,掌握了京城的兵权。”
    “明白了!”江昊摆摆手,道:“那公孙穆那老头儿打算让本侯搬到哪里去?”
    “侯爷,公孙大人已经告老致仕了,现在的理藩院正叫做阎厝,乃是太皇太后的族弟。理藩院让咱们搬到原先的登照侯府去。”
    “登照侯府?”江昊皱眉一想,想起来这个登照侯也是一个老将的子嗣,前几年犯了事被废黜了爵位,所以他的侯府就空了出来。
    只是,江昊展目一看,就看到那登照侯府要比自己现在这座府邸小了太多!
    江昊这座府邸可是原先的齐王府,就算在京城里各个亲王府里都是最好的,岂是一个区区的登照侯府能比的?
    “不行!”他沉声道:“告诉他们,不搬!”
    “可是,”史泽道:“这里可是被那陈留郡王看上了,侯爷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他看上又怎么了?”江昊冷冷地道:“没有本侯,当初太皇太后早就被齐王赶下台了吧?再说了,本朝什么时候可以封异姓王了?居然还想要本侯的府邸?做梦!而且,本侯还要参他一本!我要参这阎希文,还有阎希武和阎厝,嗯,还有廷议中赞同给二阎封王的那些大臣,对了!还有太皇太后!”
    “明白了!下官这就去拟本。”史泽道。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主子是打算要搞事了。
    不过,他丝毫也不担心,他不怕这位主子搞事失败,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史泽也算是关学系中人,因此这两年里他对于后党的势力大涨和做为很是不满,但是就连三大派系的那些大佬都都不过对方,他区区一个侯府的都总管又能干什么?
    加之江昊这两年都没有怎么回来,所以他只能等着。
    而他知道,三大派系的那些大佬其实也都在等着江昊回来。
    想不到,后党的这些傻瓜,居然自己把刀把子给递了过来。
    江昊本上,顿时引发了政坛上的惊涛骇浪!
    江昊的这一本所参,不但包括了二阎和当初参与廷议、赞同给二阎封王的那些人,当然都是后党的核心人员,甚至还参了太皇太后阎氏!
    按照规矩,臣是不能参君的,只能是“谏”。但太皇太后阎氏并非是皇帝,只是监国秉政,所以江昊参她,从规矩上来说没有问题。
    二阎封王,代表着阎氏的权势已经登上了一个高峰,就连朝堂上孑遗的三大派大佬都挡不住,但现在江昊却是公然上本痛参,这件事当然是一件大事。
    了解江昊的人当然知道,他这是先礼后兵。但后党之人大部分都不太了解江昊,对于江昊的上本他们都很是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江昊完了。
    因为江昊并非是可以参加廷议的,所以他只能是上本,由尚书省、枢机院、御史台和中书阁四大班子披阅之后上呈给皇帝,当然呈给皇帝是虚的,因为皇帝现在也才不到五岁而已,所以真正呈给的是太皇太后。
    现在的四大班子,掌握大权的全部都是后党之人,所以他们在批阅的时候都表达了对于江昊意见的反对和驳斥,而当奏本呈到太皇太后的书案上的时候,她把茶盅都砸了!
    “这个江昊,真是太狂妄了!”她怒喝道。
    枢机使况倨道:“太皇太后,这个江昊因为前次齐王之乱的时候有功,所以朝廷对之一向优容,而且这两年里他从来都没有去过枢机院上值,确实是有些无视朝廷的规矩。”
    阎氏冷哼一声,道:“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你们都说说。”
    中书令蔡瑜道:“江昊无状,自己不守朝廷的规矩、尸位素餐,竟然上本对朝廷大计说三道四、大放厥词,诋毁太皇太后,无视朝廷礼法,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臣以为,该当罢黜他的爵位,贬斥他的官职,令其闭门反省其过。”
    “臣以为不妥!”御使左丞李孝纪道:“臣闻,爵以赏功,官以治事。江昊的侯爵乃是因为他百战之功所致,而且现今他居于京师,乃是国朝惯例,因此不能因为他没有上值而罢黜其爵位。”
    李孝纪乃是中州系大佬,也是现今四大班子里唯一遗留的大佬级人物。
    他所说的也是很有道理,江昊这种人居于京师,本来就不是要让他上班做事的,本来就只是为了防止高级将领在外形成割据势力的。
    蔡瑜冷哼一声,道:“那他诽谤太皇太后、妄议朝廷大计,其罪不轻吧?”
    李孝纪也是冷哼道:“未闻国朝以言而罪大将者。”
    阎氏忽然道:“他有没有罪,哀家说了算!哀家说,他就是有罪!”
    后党诸人皆道:“臣等附议蔡大人之见,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李孝纪陷于孤立,只能是梗着脖子不再说话。
    旨意下到了勇毅侯府,罢黜了江昊的勇毅侯爵位,武勋贬为佥都中郎将,官职贬为偏将,撤销在枢机院的差事,着即日搬出现在的府邸,前往西京居住,闭门思过、反省其罪。
    结果,江昊拒不奉诏,甚至还下令把前去传旨的太监抓起来打断了腿。
    这一下,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太皇太后阎氏勃然震怒,再次下旨,罢免江昊的一切官职,着白虎卫将江昊拿下、送入诏狱问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