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故事锦集(23)-《乡村夜话之短篇》


    第(2/3)页

    三街,相当于一个比较大的巷子,中间是条大道,路两边住人,而我们的学校大门就开在巷子的最底上。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住在这巷子里的人,在一个下雨天被一群混混欺负死了,那是一个很老实的男人,和那群混混根本不可能有交集,怎么就被欺负死了呢?估计是那群混混看他不爽吧?当时巷子的住户都在看热闹,没有一人帮忙,也没有人报警,就那么看着,直到这个男人奄奄一息。人们不愿意帮他,也不能说人们冷漠,而是这个男人太老实了,平时也不和邻里街坊说话,一个人独来独往,和人们一点共情也没有。老实人爱钻牛角尖,这个老实男人可能觉得自己受不了被打的屈辱,就上吊自杀了。

    然后这件事就算开了头,不到1000米的巷子,在半年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不断地死人。只要是下雨天就死人。

    起初是个70岁的老太太,在一个下雨的夜晚,诡异地用浴巾吊死在自家堂屋的房梁上,为什么说诡异呢?因为我们那边的建筑风格基本都是中间堂屋,两旁卧房。房顶的基本高度都在三米以上,一个70岁的老太太到底是怎么把浴巾系在房梁上的?并且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她的脚下并没有凳子,椅子之类的垫脚的东西。人是怎么吊上去的?至今无人能知。有人猜测老太太是被家里人弄死后,再吊上去的,但是法医鉴定,确定是自杀,尸体没有任何外伤,现场也没有挣扎的痕迹,再说吊死的人的尸体,也比其他死法的尸体好分辨一些,先死了的再吊上去的,尸体的舌头不会伸出来,只有活着吊上去,尸体的舌头才会伸出口腔之外,而老太太的舌头就是吐在外面的,所以说,她就是自杀,她脖子上的勒痕和绳子也很相符。

    第二个死的是个老爷子(也不知为啥,老是和老年人过不去,和老年人杠上了),我曾亲眼看见别人给从门框上解下来。

    那是在一个雨夜的清晨,那会刚好是我们上早读的时间,话说妈的,孩子们真特么累,用黑撒的歌来说就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这里暂且说起得比鸡早吧。

    那会还是秋天,早上6点钟天刚蒙蒙亮,我去上学,刚走到巷子口的时候,就见到路边一户人家的门开着,门框上跟吊腊肉似得挂着个人,那时候不晓得事,胆子贼大(后来有一段时间胆子特别小,不过现在又大了,呵呵),然后我就举着个伞好奇得站在那里看,反正也看不清楚,只晓得是个黑衣服,黑裤子的老人,脖子上吊着根布条子,眼睛鼓得和金鱼似的,紫色的舌头从嘴里吐出来。

    正当我在想,这人的舌头怎么这么长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刮来一阵风,把那户人家的大门给刮得猛得咵(关)了一下,挂在门上的尸体也被这阵风吹得一摆一摆的。这时,这家人的不知是女儿还是儿媳妇,穿着个睡衣,蓬着个头发,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看见大门上挂着的老爷子后,吓得直接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嘴里边嚎边说着什么,半天都说不出句完整的话来。

    那家的男人听到女人的哭声也赶了出来,见到这情形也被吓了一跳,一个劲儿直喊:“娘哎!快出来瞧瞧!这是谁挂在咱家门口了?”(估计吓蒙了,没认出是自己的爹)

    一个小脚老太太杵着个拐棍,颤颤巍巍从屋里走出来,抬头一看,当时就扯开嗓子大骂出口:“马了戈壁!你个老不死的,大早上的挂门上黑哪个啊,还不赶快给老子滚下来。”

    骂完又从屋里搬了个凳子,爬上去,够起来对着挂在门口的老爷子的尸体就是左右开弓,狠狠甩了两个耳光。

    然后,再让自己的儿子去解绳子。

    至于老太太为什么要对尸体动武,在我们那边有个说法,就是吊死的人,喉咙里一般都有口气下不去,出邪事的几率比较大。所以放他下来之前一定要先镇住他,俗话说鬼怕恶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