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薄荷味的感觉-《盛世大唐美名扬》
            
            
            
                
    第(1/3)页
    之所以是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就连李治陛下,开始听到林然的建议时,也是非常的震惊!
    不过短暂的震惊之后,李治便非常的理解和赞同了起来。
    因为在林然的计划里,新工厂的招工对象,集中在所有为大唐征战过的战士家属之中。
    特别是烈士的子女们,将优先录取。
    以前在战场上打过仗,受过伤,返回家乡的老兵们,也在重点录取目标里面。
    而且他们的子女,同样享有优先录用的资格。
    最重要的是,以后但凡是这样的保家卫国的英雄,都会毫无条件的优先录取。工厂包吃包住,工资还很可观。
    李二闻言林然的提议以后,也是唏嘘不已。
    “驸马是一位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好驸马啊。”
    “此举对安稳民心,赢得百姓拥护,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还能更加激发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因为他们以后不会再担心打仗,担心受伤了。”
    “因为在他们身后,开始有了各项福利和扶持。”
    ···············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的布告栏上,贴满了陛下下发的旨意。
    圣旨一出,举城哗然。
    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
    越来越多的百姓们聚集在布告栏周边,驻足观看。
    一个小伙子听到人们的议论之后,飞速的往家里跑去。
    他的眼角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一口气跑回了家中。
    “母亲,母亲······孩儿可以进工厂了。”
    “孩儿,可以进工厂了。”
    小伙子激动的开口说道。
    “儿子啊,大早上的说什么胡话。”
    “当年你父亲战死在沙场,母亲没能力供养你进学堂。”
    “你这一点文化都没有的人,怎么可能进得去工厂。”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咱们能衣食无忧,母亲已经很满足了。”
    老太太不无感慨的开口回应道。
    “母亲,儿子没有说胡话,长安城都贴出布告来了。”
    “那可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意。”
    “儿子虽然不识字,可是听百姓们议论,说是凡是烈士家属,都会优先录取为新工厂的工人。”
    “孩儿的父亲也是战死沙场之人,按道理也是烈士。”
    “················”
    听到儿子的话,老太太颤巍巍的向布告栏走去。
    果然,百姓们正在热议此事。
    “陛下,果然仁慈啊。”
    “如此厚待烈士家属,实属难得····”
    “你们听说了吗?这都是天下王提议的。”
    “而且新工厂所制造的物件,可了不得啊。”
    “竟然有能让白发便黑发的染发露。”
    “昨日里,俺可是看见天下王的汽车开过,王爷的头发真的变黑了。”
    “俺也看见了宿国公骑着摩托车,去太极宫。”
    “那宿国公原本满头白发,也是乌黑明亮的模样,当时可把俺吓坏了,以为是俺眼花了呢······”
    “··························”
    听到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老太太终于相信,自己的儿子所言非虚了。
    她激动的回到家中。
    来到丈夫的灵位前,就是痛哭失声啊。
    “老头子啊,没想到咱们也有今天啊。”
    “你当年的命没有白白的牺牲。”
    “今日陛下有旨,咱们的儿子,托你的福,可以进工厂了。”
    “以后,咱们一家,就有好日子过了。”
    “··················”
    同一时间,长安城许多家庭,都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三日以后,长安城外的四座大桥上,分别开启了招工报名模式。
    而新工厂的厂址,出人意料的竟然远离了长安城十里以外。
    具体的原因,林然并没有给李治陛下和文武百官们明说。
    因为就算是说了他们也听不懂。
    污染。
    这五样东西多少都是带有污染源的。
    尤其是被他们最看重的染发露,污染尤为严重。
    为了后世子孙着想。
    林然决定将工厂建在长安城北十里以外的山谷附近。
    那里没有耕地,没有人家。
    距离长安城又近,实在是一个最佳的理想厂址。
    选好了地址。
    建厂的速度,就非常的快速了起来。
    毕竟有十万大军的主力部队在手。
    有过新城改造建设经验的将士们。
    修建起工厂来,也是得心应手。
    十万大军一起动起手来,那阵势可是蔚为壮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