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猜忌-《大宋小公爷》
第(2/3)页
赵祯咀嚼的时候,很明显能感觉到蚂蚱甲壳的破碎,这让他寒毛直竖。不过,随即他又觉得,蛋白质的香味在挑战着他的味蕾,味道还挺香。
赵祯吃蚂蚱,也是中了败家子的蛊,难道。这玩意儿当真这么神奇?
蚂蚱的味道其实算不上多美味,但也绝不难吃。总之来说,是一种可食用的昆虫。
重要的是可以捕捉了卖钱,郊外到处都是举着抄网提着袋子捉蚂蚱的百姓。很快,在京郊还没等泛滥成灾的蚂蚱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赵祯的养母,杨太后好像不行了。赵祯是由两个养母刘娥和杨淑妃抚养长大的,刘娥临死之时请求赵祯册封杨淑妃为太后,赵祯答应了。
杨太后已到了垂暮之年,曹皇后就是她给赵祯挑选的。对于这个养母,赵祯一向很尊敬。
病榻前,杨太后握着赵祯的手涕泪横流:“皇帝,当为社稷先啊!我常闻祖宗法度不可改,皇帝实施新政这没什么,可你不该把祖宗的法度也不放在眼里吧。”
赵祯一听大吃一惊,他跪在床前握着杨太后的手惊道:“太后何出此言,儿臣怎敢忘了祖宗国法。”
“那、那我怎么听说范仲淹他们,逼迫宗室交出永业田。还说什么凡我大宋子民,无论皇亲国戚私人田产不可超过千倾。”
自唐代起贵族官僚按照品级,领受永业田,世代占有。自一品至九品占有一万亩到二百亩不等的田地。
唐中期以后,这种制度逐渐废弃。唐朝官员又有职分田一千二百亩至二百亩不等,五代时罢废。未初,无职田制。
而宋代官员大量占有田地,主要是以剥削所得自行购置田产,不再有以官级占田的特权,也不再有占田数量的限制。宋太祖曾劝说石小凡的太爷爷石守信解除兵权,购置田地享乐,就是当时土地占有制度的一个事例。
从文献中记录有如汜县李诚庄方圆十里,中贯河道,地极肥沃,有佃户百家。庄主李诚,是宋太祖时汜县的酒务官。雍州地主王纬,也占有良田数百顷,庄内建造宏丽的宅第。地主的庄田遍布各地。宋朝有统计数学的租赋田,除自耕农所仅有的小块土地,主要就是地主的庄田。
大宋官员可以随意购置田产成为大小地主,地主通过科举也可以成为大小官员。官员、地主合为一体,占据有全国大部分的土地。自耕农的田地,一户多不过几十亩,少只有三五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