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臣保举一人-《大宋小公爷》


    第(2/3)页

    “臣不敢,臣的意思是,这可等不得。您可要知道,这胶州海带不是那么好种植的,没有人教授,可种不出来。前日,那个谁,胶州那边还来电话问如何做种帘的事。”

    石小凡确实在威胁,他在逼迫赵祯。你让我去大理可以,首先你要在皇宫中建造七层大楼的事黄了,再就是胶州湾咱们投资的海带。

    海带养殖场赵祯可是下了血本的,他和石小凡俩人投了巨资。因为赵祯知道,海带一旦种植成功,其利润可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败家子就掐着这两件事,死活要留在东京城,就是不肯去大理。

    赵祯犹豫了,去大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只要镇得住大理国的那六大家族。册封大理国皇帝的事就好办了,然后就是让他们进贡狗子作为回报。

    “朕再想想,再想想。”

    “不用想了陛下,那个吕相公最合适,铁齿铜牙吕夷简,东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吕夷简听到这话估计得气死,这败家子让谁去不好,偏偏让自己去。

    为什么他们都不喜欢去大理,在古代南方有许多毒瘴,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瘴”并非一定就是“气”。

    宋方勺《泊宅编》载:“虔州(今江西赣州)龙岗、安远二县有瘴,朝廷为立赏添俸甚优,而邑官常缺不补。他官以职事至者,率不敢留,甚则至界上移文索案牍行遣而已。”中医中的瘴,    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多指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而南方多丛林,人烟稀少的地方就容易滋生瘴气。南方多瘴,瘴气是山林恶浊之气,发于春末,敛于秋末。各路的瘴气都是清明节后发生,霜降节后收藏,独有自南交(越南南部)以南以西的瘴气却不如此,可以说四时都有的。四时不绝,尤其以冬天、春天为最厉害,与别处不同。

    多瘴的地方,它那个山岭差不多是纯石叠成,一无树木,雨淋日炙,湿热重蒸,加以毒蛇、毒物的痰涎、矢粪,洒布其间,所以那河流溪水不是绿的,就是红的,或是腥秽逼人的,这种都是酿成瘴气之原因。此地山上,林树蓊翳。空气新洁,瘴气自然无从而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