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的充满了戏剧化,这个时候一个执事太监来了。他拿着一份文书,千里加急文书。胶州市舶司的奏疏,不同的是这不是千里快骑送来的。而是直接经过火车到达城郊的火车站,然后由急递铺的铺兵,快马加鞭送进了皇宫大殿。 “陛下,胶州市舶司的奏疏。好像是,账本。” 账本,赵祯睁大了眼睛:“快,呈上来!” 陈琳迈着小碎步,急匆匆的跑过去将奏疏接过来。然后一路小跑,呈到了赵祯跟前。 赵祯打开一看,正是市舶司这一年多来的营收。因为市舶司的收入一开始并没有纳入财政收入,当初谁也不知道这海上丝绸之路能不能赚钱。单单是船队去美洲就耗费了国力一年赋税的三分之一,谁也想不到这海上贸易会赚多少钱。 于是,海上贸易的收入都是各个市舶司自行记录报账。同时,防止有人营私,也会也有人查账。以后这可能会是一块巨大的肥肉,至少目前没有人敢自行贪污。一来船队有自己的记录簿,胶州市舶司也有备案。 小的硕鼠在所难免,大的贪污尚未发现。胶州市舶司这份奏疏上清楚的记着,大船船队一年多来航行南洋,进行各种货物贸易。贸易顺差的收入竟然高达一亿三千二百七十六万之巨,此外货物都还不计算在内。 单单是从海外赚回来的白银,就有这么多。细思极恐,大宋朝的丝绸瓷器尤其是玻璃,在海外备受追捧。 赵祯看了眼石小凡,石小凡给了他一个天真无邪的微笑。他知道,赵祯是疑心他的玻璃厂到底赚了多少钱。 还好,最终赵祯并没有找他的麻烦,单单这一笔巨款,足以震惊朝堂的了:“传下去,列为卿家都自己看看吧。”赵祯将市舶司的奏疏给了陈琳。 陈琳再次拿着给了下面的臣工,先是给了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差点掉在了地上。然后给了吕夷简,吕夷简惊恐的抬头看了看,又看着奏疏上的数字微微发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