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回京-《大宋小公爷》


    第(2/3)页

    当年盛唐傲视西域,西域各部族均以大唐为尊。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是使得他们臣服。

    石小凡回京,中京城达官显贵纷纷都来送别。耶律宗真激动的握着他的手:“驸马,愿你早日回中京,你我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石小凡笑笑:“大王放心,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耶律重元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拱手作别:“驸马保重!”

    石小凡对着众人一拱手:“保重!”

    马蹄声响,石小凡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中京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这辽北,一时之间,众人亦是有些伤感。

    可想到马上就要回到东京了,众人又开始兴奋起来。尤其是旺财之流,终于可以回家和妻儿团聚了。

    马车一路缓缓南下,众人越过了长城,继续南下。沿途,石小凡看到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生活富足,不由得大为欣慰。

    至少,他自觉穿越到这个时代,做的还算不错。如今的百姓,至少不会和之前一样困顿潦倒。现在,在大宋境内,基本上实现了解决温饱问题。

    有了钱有了粮,民间的慈善事业更是蓬勃发展。古人质朴,我们祖先几千年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使得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大宋,慈善机构遍地开花。

    宋代慈善组织众多,有收养乞丐、残疾者和孤寡老人的福田院,有施医给药的安济坊和惠民药局,有负责安葬的漏泽园,有专业收养遗婴弃儿的举子仓、慈幼局和婴儿局,有负责灾荒救济的广惠仓、常平仓和义仓,还有承担家族内互助的义庄。宋代慈善机构的发展,规模之大,设施之全,内容之广,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比较突出的。

    这些机构性质有官办、官督民办、民办等等,确保每一个大宋子民,都得到应有的照顾权益。

    要做到大宋子民,老有所依,幼有所顾。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民间更是涌现出一批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模范楷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