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百善孝为先(四)-《玲珑在少年》
第(2/3)页
有人不认可:“那就说,不能听爸妈的话喽?那都是诗歌里的悲剧,毕竟有些夸张成分,目的是增加戏剧冲突,为了吸睛、博同情而已。在现实里大多也就忍了,有什么必要自杀呢?好死不如赖活着,不至于那么严重。”
谭欧阳也争辩道:“诗歌,正是真实情感世界的代言,肯定是那些心有不甘的人编写的。所以,恰恰能反映出当时的孝子贤孙们表面依从孝顺,内心却努力抗争又敢怒不敢言的状态。这恰好就说明,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里,在道德准绳的衡量下,被压抑已久的,控诉与愤恨。”
亓官阆月:“说诗歌里面不可信,然而现实中也有不少啊。宋朝著名的文人陆游与唐婉,不就是遵循母命孝道的悲剧吗?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杀了自己的孩子,或割肉奉献君主的,这样的忠孝传统,你们今天愿意去做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你们第一个接受不了的,更别说因为父母不喜欢,就被迫休妻的事儿了。《二十四孝》里面的典故有几个可以理解的?其它还好说,恣蚊饱血、尝粪忧心、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你们现在若都能做到,我才真的服你们。”
教室里开始了激烈的争辩,直到孟教授示意时间差不多了才逐渐停息。
孟教授等到教室里安静下来,开始总结陈词。
“原来这俗、仙、佛三字还有这么个解法,都与人相关,都有人字旁,但理念完全不同。今天老夫也放开眼界了,你们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多层次的看法,果然后生可畏,不可小觑。”孟教授无比感慨,现在的孩子眼光和见识超乎想象,“几位同学的观点侧重不同,各有千秋,也代表了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不同认知群体。其实,除了儒家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学术派别,在华夏历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比如:理学、心学等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造就了一个辉煌的哲学自由时代,可惜这个题目就说来话长了,每一种都足以单独开个专题,我们还要在今后的课程里逐步接触到,甚至可以延伸到你们的大学时期,大家不要心急哈。
“不过,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今天的话题,该站的队还是要站的,不必纠结,没有对错,不论高低,更无须争吵,喜欢哪一个观点都自有道理,所有结果都可以接纳,就随其自然吧。哈哈——好像还没争论够呢。那好,最后大家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解决吗?再给你们五分钟。”
闾丘慕薇忽然向亓官阆月发问:“月月,我无比好奇,你将来会是个什么样的老妈呢?”
这话问得突然,亓官阆月一听,顿时有些含糊:“嗯,这可不好说……这问题太早了吧?你这脑回路有点儿跳跃。怎么会一下子联想到这事儿上去?”
陌雪儿帮助闾丘慕薇调侃亓官阆月:“亓官,薇薇的意思是:既然现在就看的这么通透,是不是你今后也会当一个佛系老妈啊?”
杜天纯大大摇头:“依我看,她铁定是个暴戾的法律系老妈?至少嘴上不会输给任何人。并且我推测,你的孩子一定会更厉害,成为少数可以辩论得过你的人,不然不配做你的子女。不过,首先得有一个任劳任怨、甘心受虐的先生,这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谭欧阳:“我大胆预测一下吧,将来能制服亓官的,也只有您家娃了,这叫一物降一物。大家帮我作证哈!”
同学们拍桌子大笑,以示十分支持。
闾丘慕薇一看,立即倒戈回应:“那就不劳你们操心了吧?”
杜天纯笑道:“薇薇,听不出来我门都是在帮你呢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