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两天,惠知行忙着拍摄的事,江放也没闲着。 昨天,她不仅给之前那些没打通电话的学生又打了电话,还开始了探访那些没有留下电话的学生。 原本她就是要家访的,这样一举两得也行。 只是因为时间安排不一样了,她就调整了家访的顺序。 终究这些学生中留了电话号码的还是占了大多数的,所以要她到家里去通知的也就只有二十个人左右。 他们的学校名为合汝小学,主要接收的是北汝村、中汝村和南汝村的学生,附近其他村子零散的学生并不多,但也有十来个。 江放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清楚,只能选她熟悉的地方先去。 昨天第一天,她从早走到晚,也就才走访了五个学生,还都是中汝村的。 这边地广人稀,别看只是一个村子,但是面积不小,更何况她没有交通工具,还背了一个大大的装着零食和文具的包,靠着两条腿走访了五个学生家,已经实属不易了。 每见到一位学生家长,她都要和他们说一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问题,当然,更主要的是还要问一下他们明年能不能来上学。 有四个学生家长表示了是肯定能让孩子来上学的,毕竟如今受教意识普及得越来越广,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家长还是越来越多的。 只有一个学生的家长态度不明确。 江放猜应该不是因为经济问题,毕竟义务教育期间,学杂费很少,甚至不收,应该不会因为钱而为难。 这个学生是次白,四年级,成绩不太好。 江放自然要问她母亲不太愿意让她继续上学的原因。 次白的母亲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她成绩不好,学不会什么东西,没必要还去学校。” 次白母亲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流畅,中间夹杂着许多藏语,但江放还是听懂了,“次白她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并不是什么都学不会,只要在学校,她就能学到知识,而且这些小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她将来都能用得到。” “她将来也还是得嫁人干活,没必要上那么多学,还不如早点干活帮家里减轻点负担,也可以省点钱给她弟弟花。” 江放庆幸次白的母亲说这话之前,她就已经让次白拿着零食出门去找别的伙伴玩去了。 不然,她不知道次白听到后会有多么伤心。 她自小就不怎么合群,不太了解别人的情感,有很多时候她就连对自己的情感都反应迟钝。 原本她以为她当不好老师,她怕她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这些孩子。 真正当了老师后,她才发现她的共情能力没有那么差,她是能被这些孩子感染感动的。 只是之前她将自己对感情的应对能力隐藏得太深,也不愿意主动去了解别人,所以她以为她不懂共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