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章鱼踪迹,新藏宝图-《环球挖宝》


    第(2/3)页

    保护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欧盟。

    2018  年  5  月  25  日,欧盟正式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互联网隐私保护法律——《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这部法律是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广的全球性数据隐私保护法规,主要针对那些肆意滥用用户数据的公司,同时也将给予互联网用户更多知情权——自己的哪些数据被收集了,哪些数据被分析了,哪些数据被分享了等等。

    GDPR不仅针对注册地在欧盟的企业,甚至于非欧盟的企业,只要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涉及欧盟境内个体数据,便必须遵循GDPR。而一旦企业违法,轻者处以1000万欧元或者上一年度全球营收的2%(两者取其高)的罚款;重者处以2000万欧元或者企业上一年度全球营收的4%(两者取其高)的罚款。

    就是要明确给出数额巨大的处罚,才能让那些巨头投鼠忌器。

    维护到人民的利益。

    而且,GDPR出来后,立法严,执法也严格。

    并不是说说而已。

    根据中兴通讯数据保护合规部与数据法盟联合编制并于近日发布的《GDPR执法案例精选白皮书》,截止至2019年9月24日,22家欧洲数据监管机构对共87件案件作出了总计3.7亿欧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从被罚款金额最大的英国航空50万乘客信息泄露案,到对公民在自家门窗安装过多摄像头的象征性处罚,《白皮书》收录了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22个国家的立法情况和87个典型执法案例,从执法主体、国别、力度、依据等多维度分析研究,是国内首个针对GDPR执法的全方位报告。

    最大的一笔罚款高达2亿欧元。相当于十几亿人民币。

    2018年6月,英国航空公司网站爆出数据泄露事件,该事件导致约50万名英航乘客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在该事件中,用户流量被移转到虚假网站,攻击者通过这个虚假网站收集了客户详细信息,包括客户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如姓名、地址、邮箱,以及信用卡的号码、有效期和背面的验证码(CVV)等。

    监管机构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CO)认为,英国航空公司缺乏保障信息安全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于今年10月初对其作出1.83亿英镑、约合2亿欧元的罚款决定,同时英国航空还面临着30亿英镑的集体诉讼。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欧洲还借助这一法律,对很多米国互联网公司进行巨额罚款。

    因为米国互联网公司崛起后,席卷世界,文化相近的欧洲对此并不设壁垒,任由米国公司扩张。

    文化上,欧洲跟米国是接近的,米国本就是欧洲各国人组成的一个移民国家,英国说英语,其他国家的文字跟英语一样也是由拉丁字母组成的,大家同宗同源,因此文化上也不排斥。

    由于欧盟的松散,各成员国心怀鬼胎,导致其也没办法团结起来,利用行政的力量限制美国互联网入侵,同时扶持本土互联网公司。

    结果十几年过去了,欧洲人才发现,米国公司靠着先发优势,彻底统治了欧美互联网。

    而科技和文化都并不比美国差的欧洲,却几乎没有出过互联网巨头。

    唯一能够摆得上台面的,只有Spotify,一个音乐流媒体公司。

    也是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公司。

    可以看做国外的QQ音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