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录2:似有似无的意识——初级灵学解读-《雨中孤宅》


    第(2/3)页

    这个问题永远都无法被回答。

    所罗门将意识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种,即游离态意识与附着态意识。游离态意识是不具有意义的。它无法被测量,也无法被定性。附着态意识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大白菜”,你可以在任何一种生物上找到。也就是说,在意识附着于生物之前,它的实质不能被回答,而在附着之后,它的实质已经改变,所以即使被回答了,也不会是正确的答案。

    所罗门欣喜地将自己的理论分享给其他的教徒。他甚至还留了个心眼,没有用“游离态意识”与“附着态意识”之类涉嫌亵渎上帝的字眼。他只是说,上帝以非人类所能理解的形式存在着,而当上帝以耶稣降临时,他已经改变了存在的形式,以便人类能够理解。因此上帝永远只能被瞻仰,不能被解读。

    这本来是一番好话。可惜的是,所罗门的表达技巧实在是太烂了,以至于他的话在更多教徒听来,就像在说“上帝并不存在”一样。嗯,他没过多久就被烧成了灰。

    虽然所罗门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弄死了,他有关游离态与附着态意识的理论却被后辈们沿用了下来。

    还记得我说过十九世纪末叶是灵学的启蒙时期吧,它同时也是灵学彻底消失于普通社会的时期。

    这一切,全部源自于一本书的出现——那本对神学造成了最大冲击的书——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进化论直接否定了“大白菜”的存在,而且证明得十分有理有据。不过,达尔文并不知道,传承了所罗门思想的教徒们已经在多年间找到并藏起了好几个会眨眼转头的娃娃,十几幅会无缘无故从墙上掉落的画,以及一堆能在空中飘来飘去的衣服。

    这群教徒的发现证明了一件事:意识不光可以将生物选为载体,也可以将非生物选为载体。这也变相证明人类的意识不是进化而来的,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的。

    为了与已知的生命形式作出区分,教徒们给“有意识附着的非生物”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灵。

    有了亚伦·所罗门的经历作为参考,教徒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么糟糕。一方面,他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造物派与进化派水深火热的斗争,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同时向神学界与科学界隐瞒自己的学术成果。这段活在夹缝中的岁月终于让他们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决定。他们悄悄地脱离了教会,并带走了所有与“灵”相关的学术成果,也把“灵”存在的事实向整个人类社会隐瞒了起来。

    当这群人要为自己的学术命名时,他们又想起了“先行者”亚伦·所罗门。虽然他们一直在研究的是意识,但被他们隐藏起来的灵却是能够证明所罗门枉死的证据。

    于是,抱着总有一天要为所罗门洗刷冤屈的执念,“意识学”被最终命名为了“灵学”。

    ————————

    二、小小的维特

    ————————

    在量子力学诞生之前不久,也正是亚伦·所罗门被烧死后的第十三年,“意识”先于“能量”走进了量化的时代。

    那一年,灵学家康纳德·维特(Konrad Vint)首次发现附着态意识的振动波形,进而确定了意识的最小单位。

    为了能直观地明白这一切,我们不妨来类比量子力学。

    早年间的科学界认为能量是连续的。不仅如此,很多其它的物理学概念,如自转,角动量等也是连续的。这个“连续”的意思,指的是“可以被无限分割”。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存在最小值。然而,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却极大地挑战了这个所谓的“连续”。

    至于阿基里斯,如果你一时半会儿对不上号的话,可以想想在好莱坞电影《特洛伊》中,由布拉德·皮特所扮演的那个十分能打的勇士。而在悖论中,如此身手矫健的人,却连一只乌龟都追不上。其实,如果“连续”的概念真的成立,管他是超人还是闪电侠,都别想追上这只乌龟。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悖论好了:

    阿基里斯看到前方有一只乌龟,他顿时来了兴趣,准备追上对方——你问他为什么会来这种兴趣?我怎么知道,大概是想煮汤喝吧。阿基里斯奋起直追,很快便跑完了他在当初看到乌龟时自己与对方之间的距离,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乌龟也一直在向前爬,而在他跑完这段距离的时间里,对方也向前爬出了一段距离。没办法,阿基里斯只好再跑完对方爬出的距离,但在这段时间里,乌龟又爬出了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只好再追,而对方也再爬。再追,再爬……照这样追下去,阿基里斯恐怕是永远也喝不上乌龟汤了。

    当然,这个悖论听上去更像是一个笑话,但它也说明处于阿基里斯与乌龟之间的东西(我们不提“空间”这个词,因为那样会产生误解,这一点在下一章中有具体说明。)并不是“可以被无限分割”的。在某一个时刻,阿基里斯与乌龟之间的距离已经达到了有意义的最小值。由于乌龟比阿基里斯要慢,在阿基里斯跑完这个最小值的时间里,乌龟显然无法爬完与这个最小值相同的距离,而它实际爬出的距离,因为比最小值还要小,所以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阿基里斯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去烧水了。

    上面提到的最小值,在物理学中称为普朗克长度。它的提出者是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好几个中间名字)·普朗克。

    将同样的思考方式类比到能量上,便有了能量的最小单位——量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