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时看那些村民不乐意的模样,他还觉得少了。 刚才知道了壮劳力打杂工,一日也可能只有十文钱,他还觉得宁兄可能是故意说少了,是话术。 但此时看到这些村民为了十文钱一日的杂工机会,争先恐后的向宁兄举荐自己时,才知道那不是话术。 那是现实。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们去山里采药或是挖野菜,每日根本赚不到十文钱。 而按照金陵的粮价肉价来算,他们确实可能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肉,更别提浪费银子去买笔墨纸砚,去读书了。 “秦兄,我太隘狭了。” 成易知道自己错了。 但他同样知道,若是这群孩子祖祖辈辈如此下去,还是会过着如果不自小开始干活,便吃不上肉的日子。 周而复始。 “大兴国繁盛了这么多年,我真的没想到,连最富裕的金陵治下,还有这么多穷人。” 成易泪目了。 这话秦风澜没法接。 说浅了没意义,说深了……也没意义。 所以他更加期待,宁无恙到底要怎么解决村学开不下去的这个难题。 “诸位,我知道你们着急赚钱,但你们先别急,此事我有章程,首先开垦山地和荒地的,自然需要壮劳力,具体怎么给工钱,稍后会有管事的告诉你们。” “目前最重要的,是种上花草以后需要摘花的工人,摘花这件事我准备让孩子们去做……” 宁无恙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急声打断了他。 “为何让孩子去做?你想少给钱是不是?” “非也,而是那些花卉刚栽进土里,根部不能遭受重力,孩子们体重轻,再加上有的植株矮小,孩子们比大人更适合,当然了,大人们也能一起干,一天说不定能赚到二十文左右……反正到时候是按摘多少斤给钱,每人一日能给十文左右的工钱。” 听到这个数字,刚才质疑的老妇人当即闭上了嘴不再插话。 这个小伙子对办村学的事虽然很心黑,但给起钱来是真的大方。 而成易他们一听急眼了。 不是说办村学的事,怎么开始谈论让孩子们去做工赚钱了? 宁兄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