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一个人尥蹶子,害得全组人都跟着受累。 为所有人的利益着想,也为给贾东旭一点警示。 易中海上报车间主任,把贾东旭调到别的小组里。 贾东旭之所以能在厂里混得开,全是因为和易中海的关系。 之前易中海也没有赶尽杀绝,断绝关系也只在四合院里公之于众,在厂里没说过。 这回赶他走人,本想着这小子吃点苦头,好知道改正。 看现在这样子,半点用处都没有。 易中海纠结的表情,张建东都看在眼里。 虽然口口声声说和贾家断清楚,可易中海终究是院里的一大爷,贾东旭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 又有过师徒的情分,那是说断就能断得了的。 这会儿易中海八成又想着,怎么拉贾东旭一把。 在张建东看来,对别人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没什么。 但对贾家和贾东旭,起这样的心思,只能说老头的改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 易中海想了许久,说道:“自己的事你不要老是推给别人,贾东旭,你之前没给家里钱,逼得你妈问大院借钱。 怎么,现在你还不吸取教训,跟这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什么?” 听到这话,贾东旭的第一反应不是反驳,而是去看身边几人的脸色。 这几个人他也相处了一段时间,也有了一些了解。 都是狠人呐,一言不合就敢打架。 有一回他亲眼看见,这几个人仅仅因为一点口角,就和好几个人打了起来。 最关键的是,以少打多,还赢了。 就易中海说的话,人家听了不动气才怪! 当贾东旭看过去的时候,却发现预想之中的景象并没有发生。 几位大哥好像在闲聊,没往这边看,好像没有听到这里发生的事情。 “一大爷,我是真的有事,先不跟你聊了啊。” 贾东旭应付了句,便叫上几人匆忙离去。 易中海看着几人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再开口。 眼看老头一脸落寞的样子,张建东也知道他心里不好受,连忙安慰道:“大爷,人各有志,管不住的就让他去吧。 贾东旭怎么样是他们自己的事,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易中海听得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笑道:“你以为我想管他啊,我是怕他在外面鬼混,坏了咱们四合院的名声。 咱们院里年轻小伙子可不少,要是被他带坏了风气,那还了得?” 说到这,易中海突然反应过来,张建东不也是其中之一么。 十七八岁的年纪,又有那么亿点点成绩,正是得意猖狂的时候,万一走偏了,那可就完了。 易中海连忙语重心长地说道:“建东,我知道你本事大,心气儿也高。 但是你还年轻,对这世上的事都还不懂,你要记住,有的事绝对不能干,连碰也不能碰! 特别是你现在还没结婚,名声坏了可就全完了,别跟贾东旭学……” 仿佛是不想没教育好贾东旭的遗憾在张建东身上重演,易中海说了一大堆大道理。 总而言之,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好青年。 张建东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该贾东旭承受的痛苦,到头来全部由他承担。 能怎么办呢?张建东也只能乖乖听课了。 易中海一辈子的经验自然充满智慧,很多让重活一回的张建东也受益匪浅。 但受限于时代,易中海的眼界也十分狭窄。 有些看法,和张建东背道而驰。 于是听着听着,张建东忍不住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家庭环境、柴米油盐,到社会风气、人生道路,两人无所不论无所不谈。 兴盛之处,更是忘了彼此的身份,激烈的争论。 费了半天嘴皮子,张建东总算是勉强说服了易中海。 不得不说,老头不愧能当一大爷,嘴皮子是没得说。 有理没理他都能说几句,要不是张建东上辈子走南闯北也练出一口铁嘴,还真说不过他。 可有一说一,易中海这样“强劲的对手”不可多得,张建东很久没有这么爽快了。 以往的人要么没有必要,要么说不通,要么啥都对对对,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此时的易中海也有同样的感受。 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张建东如此深入地交流。 而这次交流让他明白,他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第(2/3)页